13583731873
智能建造助力太原地铁1号线提速建设
发布者:m6米乐App官网下载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5-05-21 14:25:52

  太原地铁1号线是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中铁十二局等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其中,马练营车辆段由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负责(以下简称建安公司)承建,是1号线的唯一车辆段。该车辆段不仅负责地铁列车的停放和保养,还承担定修、临修、大架修等运营保障任务,堪称地铁1号线的“综合性服务基地”。自开工以来,建安公司一直以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为目标,运用BIM技术和其他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一直在优化资源配置,为当地交通发展作出贡献。

  BIM技术“穿针引线”马练营车辆段地理位置特殊,总占地面积达468亩,建筑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基地内建筑众多,轨道和管廊错综复杂。为确保工程一次成功,项目部成立之初就进行了总体筹划,并组建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团队。技术人员依据设计单位的BIM模型和别的信息,完成了线D工程建设项目模型。

  据介绍,建安公司科技部团队利用BIM技术的仿真模拟功能,对施工范围内重难点实施工程的方案、关键施工工艺进行模拟仿真,既能大大的提升作业人员对方案和工艺的理解程度,又能大大的提升工程建造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利用BIM软件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通过仿真模拟,BIM模型可以划分不一样的区域,在施工组织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一目了然,站场、路基在BIM技术的助力下快速建成了。”建安公司项目部负责这个的人说,还可通过BIM的信息集成功能,工程完工后同步形成一套竣工模型,实现工程的智能化运维管理,为运维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技课题集思广益马练营车辆段的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是项目的两大核心单体建筑。这两个单体建筑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同时满足27列停放、11列列车检修。为确保钢结构安装工程顺顺利利地进行,项目部提前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提前加工,在各相应房建基础或者整体的结构施工后期来安装。还组建两个钢结构施工队,在各个单体依次开展施工,用时40天完成8.5万平方米钢结构安装施工。

  在钢结构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建安公司项目部与青年技术人员成立了QC小组,聚焦“提高门式钢架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钢骨架轻型屋面板一次验收合格率”“地铁车辆基地钢结构厂房智能建造的研究与应用”等科研攻关,提高了门式钢架和钢骨架轻型屋面板的验收合格率,同时也研究了地铁车辆基地钢结构厂房的智能建造技术。

  为确保太原地铁1号线按期通车,项目部实施了精细化管理,逐步的提升施工效能。项目部于2023年3月底进场后,面对有限的施工时间,通过严密组织和精细化管理人、材、机等资源,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时,提前筹划了材料的招标、采购和加工。通过结合以往的建设经验、专家指导和团队分工协作,项目部成功避免了材料超耗和质量返工的问题,使工程一次成功。

  项目部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全部21座单体建筑的建设以及站场土石方施工等任务,以保证地铁的按期通车。建设期间,马练营车辆段项目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第八届建设工程BIM大赛二类成果、2024年度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类成果以及太原市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等。

  据悉,太原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后,马练营车辆段将承担起地铁列车的调度指挥任务,为地铁的准时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